15 Jan 2012

他們說不要談政治

這回選舉,不少香港朋友特意來到台灣觀戰,對照於香港明顯日漸喪失的「自治自主」,他們格外羨慕台灣的「真」民主。隔海關心的也不少,不僅許多即時分享討論,也有好友寫信來問:「為什麼小英會輸?」昨晚見信真是楞住,今天,試著回信,沒法回答,但很想藉機整理一下自己紊亂的選後思緒,留一個記錄。而回這封信之前兩小時,我和S才剛剛和新房東簽了約。沒想到是這樣一對很和氣的夫妻、大我們不過八歲,房東一家三口才抽空從蘇州回來,他們一面要租出這位於永和的小公寓,一面又要在桃園買下另一棟寬敞新屋,為孩子幾年後回台讀書做準備。他們說:「你們多想想吧,還是要買房子啦。馬英九選上了,房價不會跌的。這樣很好啦。」有多少這樣的人們在兩岸之間做打算呢?我真想知道。而我為什麼要搬家呢?因為原來的房東擔心選後房價會下跌更多,急著脫手。這樣隨意的生活切片,竟也能窺得海峽兩岸變動中的政經關係,影響了我們在一棟棟公寓間動遷流離。

(以下是回信...不好政治話題者請勿入)
-----
為什麼輸?老實說,這不讓人非常意外,但我也好想問這個問題,因為投了小英的我,也算是這次的少數(如果說45.7%算是少數),我也不了解大多數投票者的心情和思路,這份不了解,讓我這兩天非常沮喪,愈發懷疑國家這個政治社群的意義。

如果就主流媒體引導的評論意向,和日常生活中可感受到的代表性偏見,我想她和民進黨是敗在兩個議題,經濟發展和兩岸關係所交纏出來的「未來」,以及廣大中間選民對於「民進黨=貪汙」的記憶猶新。

有關「未來」,其實是最可悲的,多數的台灣人民不願意去談清楚的未來議程,他們只想要兩岸關係「保持現狀」(什麼現狀?馬政府宣稱不統不獨不武,宣稱「九二共識」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妳說,這算不算清楚?真是見仁見智)。在這方面,很不幸地,小英也確實沒有提出足以說服人的政見。她勇於否定九二共識,提出「台灣共識」,應值得肯定,但是,具體來說台灣共識該如何推動?怎麼確保「台灣共識」不影響經濟發展?她沒有提出更清晰的政策,更阻擋不了一波波跨越兩地的企業家站出來挺馬。長榮張榮發、鴻海郭台銘、宏達電王雪紅等等等等。台灣的人民很可愛,都不管這些台商在對岸的發展是建立在何等的剝削基礎上,同時又造成了台灣多少工作機會外移,總之不明究裡,大商人的話總是特別能騷動人心。說台灣「以商治國」,可能一點都不誇張。

至於「民進黨=貪汙」的刻板印象,涉及「信任度」這抽象又真實的存在,真得很難解。想來也可悲,總統大選如此重要的過程,清廉VS貪汙竟然可以凌駕各種政治議題,成為重要指標。這原來不應該只是最基本的處事原則?雖然小英形象相對清新,宇昌生技投資案也已證明原國民黨指控多屬扭曲是非,罔顧生技產業的發展特質,但畢竟是給了深深相信民進黨就是會貪汙的人們一個最強的理由,持續強化馬政府廉潔乾淨的優勢。

也不得不說國民黨的文宣不很厲害,妳看這支廣告就知道了。
[當你們同在一起]

至於有關社會正義和制度性貪汙、政策性暴力的討論,說實在,相較於上述兩個議題,滿天飛舞的正義都成了裝飾性詞語。

雖然這回投票率再創新高,但是沒有投票的兩成中,究竟有多少人是有意地決定不投票(或投廢票),我十分好奇。選前注意到,身邊有不少同齡朋友,因為參與過議題、社運的推動,對於藍綠政黨惡鬥、違背基層人民利益同感失望,紛紛揚言要投廢票,決意拒絕無感無用的投票政治。朋友說:「投給雷根或柴契爾,有那麼不同嗎?」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這樣沒錯。八年前我就做過同樣的決定,那種心情我也應能感受,只是,這種無效的拒絕,除了表示個人的堅決,對於集體的未來,畢竟是種最消極的反抗。

選前幾天我和朋友聊到這件事,當時我這麼寫:「讓人困窘的,是『國家』體制強行把所有生活歷史、理念、價值觀都不同、關懷天差地遠的人都串連起來...甚至那些你沒機會、沒能耐互動或者不想互動的人,這所謂多元差異有些很美,有些莫名其妙,有些根本讓人難以接受(是誰把三個部落黏成一個禮納里部落還安置在國有土地上?) 在後國家還只是個理論說法的時代,如何擺脫這樣難堪又不均勻地福禍共享?」也就是說,對於這「究竟該不該含淚投票」的話題,尤其在台灣,我期待人們該盡可能地讓自己面對,想清楚自己的取捨,投下一票。否則,自栩思考清楚的個體們,也就是閉上眼睛,把政治權利讓給了更多搖擺不定的中間選民。我不是說人不能放棄,但放棄之後的好或壞,還是共同承擔的,沒人能逃到火星去。」

今天看到外國媒體不少評論,很多都提到中美對於這次選舉結果很安慰,看了報導如是只能感嘆唏噓,這是台灣需要面對的尷尬國際現實-我們看似自主,卻又極度倚賴外國的觀感來界定自身,而該面對該承擔的政治難題,就一概延後,不想不問不談。一人一票選出來的政治領袖都說未來四年兩岸不談政治呢,那麼在這島嶼群上,只有你鬥我我鬥你才算是安全的「政治」?島民們除了更熱烈地去關心每日生活中的柴米油鹽,生存和民生,還能如何更積極地去參與?這似乎不是一個很積極的循環。這回選舉結果,顯示了一個「去國族政治」的未來,似是漸漸浮現的台灣共識,這究竟是一種進步、超越,還是集體逃避?可是明明日常生活中,族群的界線區分和歧視又是那樣的明顯?(有關這一點,不合格參政團挑戰台灣新移民政策說得最清楚)宛如迷霧重雲的國和族。

選票投完一點都無助於理解。不少年輕的原住民朋友首投族也紛紛嘆息:「為什麼我的家鄉還是有超過九成的人要投給出賣我們土地的立委?」甚至有原民中生代學者感嘆:「懷疑透過投票執行的民主制度並不適合原住民..」形象清新、獲得年輕網友支持的紀錄片導演馬躍比吼參選平地原住民落敗,只能拿到四千五百多票,唯一讓人排解鬱悶的理由,似乎只能歸因太多認同他的人並不具有投票支持的資格。世代族群之間的不能溝通理解,似乎不是一個能夠輕忽的議題。選後很多人說,這回最值得高興的事情,可能就只有「邱毅終於落選」了。這樣的政治啊,怎麼叫人不在開心時不傷心。

更讓人感嘆的是,相較令人沮喪的選前政治口水一場混帳,更多人似乎在敗選感言的解讀上才達到某種共識。蔡英文的敗選感言成了兩岸三地共同推舉的經典,連艾未未都在推特上說:「蔡英文贏了我」。而馬躍在臉書上這麼留言,贏來了數百個讚:

親愛的長輩,朋友,年青人
很抱歉讓大家傷心了
mayaw努力不夠,沒有走壞一雙鞋子,也沒有把手握得脫臼
很多部落都沒有拜訪到,沒有握到更多長輩的手,我對不起大家
對不起捐出心愛作的很多藝術家
對不起很多的歌手演藝人員文化人
對不起很多出力參與改變的長輩和朋友
對不起很多出菜出肉出飲料的族人和友朋
對不起很多捐款的漢人朋友和原住民
對不起很多默默幫忙的支持者
更對不起最認真最辛苦的工作團隊

雖然票數不夠多
但是改變已經產生
盼望改變的力量會繼續成長
感謝大家
感謝大家
一起參與這次躍改變的行動

明天就躍立刻展開感謝的行程
mayaw和團隊
深深鞠躬
感謝每一個支持
和每一個參與
衷心謝謝

我們會繼續努力
直到改變的到來
謝謝

改變須要很大的努力,改變需要很大的犠牲
改變很不容易,改變須要時間
有時候我們也會犯錯
但是
我們不會因此放棄希望
因為很多人須要我們

我們不能再忍受一個血淚百年
我們不能再失去土地
我們不要再自己的土地上流浪

調整步伐
就是躍
向前



--
或許,要這樣持續地分享和相互喊話,才有繼續期待的溫度和情緒吧。就像我喜歡的作家陳淑瑤在她近作中寫著「春夏秋冬春夏秋」的[流水帳],不管怎樣,還是要有興致去參與那樣的吵吵鬧鬧、挨在一起計較關心的人生。

以上。歷史長河中,我們換氣游動。只能說,謝謝妳關心,和我們在一起。

3 comments:

m said...

佩服你還能耐心有理地陳述所見所思,當下我只想負氣擺頭,再也不想去想了。

仔細想想,我真正憂慮的是票數差距下所顯現出的一種悲觀現實主義。「反正最終都是會被中國吃掉的,不如先打好關係」,這樣的想法,表現在喜歡密室私交的政府上,也表現在相信密室私交效果大於國際談判術的選票上。(就不用說我有多不相信國民黨的談判術了。)然後呢,跟現實妥協有底線嗎?

非常的失望,可惜了蔡英文這麼優秀的人才。擔心的是,不知道還有多少的時間,可以讓國家正常化。

Jellyfish said...

讀這篇,或許蔡的敗選可能發揮細水長流的效應,從境內外開始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963592/IssueID/20120116

Sungirl said...

很久沒有來妳這逛了,與其說小英像是個總統候選人,我覺得她比較像是一個關心台灣的台灣人,關於那些無法說清楚或者很明確的二岸議題,倒是代表了台灣大多數人的心情吧,不想要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對應,也許下一次就清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