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所在
我們想像邊境往往是一條明確的界線,如同分隔香港、深圳的深圳河,八零年代前,往返兩地都要徒步走過羅湖橋。中年以上的港人應記得,以往過橋常須背誦毛語錄。
今日來到香港海關,如同許多國家邊境管制,可見幾列不同隊伍,依旅客所持旅行證件分有「香港永久居民」、「中國籍居民」、「外國訪客」等,不同的隊伍和通關速度,凸顯了「香港人」在這中國特別行政區境內的主人地位。一九九七年英國殖民告終,此後香港步入一國兩制,由「基本法」確認其「維持自治不變」五十年,即「港人治港」。然而,回歸才不到五年,有關「香港居留權」和「本土認同」的種種爭議已開始,近來描繪著「蝗蟲入境」的輿論對戰更暗示著:「邊境」並非清楚的界線,海關出入控管不等於疆域治理。香港旅遊業蒸蒸日上,每日生活卻是摩肩擦踵,港人驚覺,面對太多事務資源的交換取得,自己並沒有「香港人」特權。香港原最自豪的自由市場經濟,讓許多插不進隊的人們開始懷疑,為什麼生活領域受到限縮? 為什麼尖沙咀、旺角、銅鑼灣總是擠滿說著普通話的遊客,而熟悉的在地店鋪、食肆紛紛由銀樓、美妝精品百貨取代?一句「為什麼廣東道上沒有廣東人?」道盡疑惑。
由2003年內地「自由行」啟動的觀光人潮看似帶來無限商機,港人萬萬沒有想到,旅客「自由行」代價竟要拿自己的自由權利去換,例如引起香港消費者高調抗議D&G店門口被拒絕拍照[1]、內地旅客和港人在地鐵衝突口角,讓存在已久的「蝗蟲說」[2]白熱化,演變成媒體網路上的爭吵不休,甚至引來北大孔教授回敬以「香港人是狗」。
「旅遊」複寫了移動的邊界
觀光發展帶來的副作用並非香港獨有,歷來對遊客不陌生的港人為何這麼生氣?近年來中港加速經貿安排的調整、觀光規模和入境方式的重新計畫,穿透了邊界的保護、防堵意義,資本隨著遊客出入境,帶走的不只是紀念品,還可能是居留權和公民權益[3]。九七前移民美、加、澳的香港人其實有過類似經驗,只是沒想到今日主角竟是中國內地遊客。 於是,香港人才發現海關的排隊優勢在自己的家園內完全失效,舉凡有關下一代民生事務,從預約產檢、產房乃至於買奶粉、登記小學,都要搶破頭。同時,各項資源競爭推高市場價格乃至於基層難以消受,前述種種醫療、教育乃至於住屋,面對湧入港的中國新富階層,基層民眾看不見競爭的可能,更喪失了向上流動的期望,向來以經濟表現、自由營生為核心的「香港意識」[4],受到嚴重挑戰。
輿論矛頭指向「雙非孕婦」[5]湧入香港生子。依據基本法規定,中國籍嬰兒落地就是香港永久居民。而「雙非嬰兒」在近年約佔香港出生嬰兒的四成之多,讓港人陷入無限恐懼,眼下要排隊爭奪產房預約名額,更擔憂未來香港被雙非港人沖淡同化。香港本土保守言論遂沿用「蝗蟲說」,主張捍衛香港城邦疆界,重拾主權。
捍衛邊界,在加速跨境交流的中港之間,越發是一種「想像」。一國兩制的界線究竟怎麼管制?仔細檢視每一項相關政策,香港人才意識到,許多管制的審核程序並非己方所掌有,而深圳河所象徵的地理界線,早已充滿孔隙,透過《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6],人力、資源、產業關係刻畫著許多新的邊境互動,種種互動情境中,「香港人」的身份資格確實沒有絕對保障。 於是,原似無涉政治的中港旅遊移動都讓港人「步步驚心」。近來還有引起關注的「跨境自駕遊」計畫[7],中國右駕有別於香港左駕所帶來的交通風險,具體地象徵了兩地在歷史過程、文化底蘊上的差異,更讓港人追問:能不能有「拒絕」的權利?能不能收緊香港服務「外人」的市場?同時,也有論述探問,除了「排外」,能不能以本土永續發展為前導,發展友善環境、拒絕汽車旅遊的規劃願景?[8]關於如何說不、為什麼說不,該以行政手段加強入境控管?還是修改基本法確認港人身分?有關爭議把民族情緒、階級對立、反對再殖民等議題攪成一團,剪不斷理還亂。
邊界造成的差異&利益
劍拔弩張的言論各有其立論基礎,然而琢磨防線之際,卻少有認清「邊境」早已不是一條清楚界線。全球化年代,隨著旅遊移動和經濟互動的加速擴張,嚴設檢查點、築牆防堵的技術早已不合時宜,例如梁啟智一文指出,港府一意推動西九龍高鐵通車後,一地兩檢將衍生更多衝關問題[9]。今日的多重「邊境」發生於境內外頻繁的社經交流中,一環環扣連著CEPA相關的政策安排,該探問的是政策安排的邏輯,而非在人群中辨認異己。
「邊界」在哪裡?政策制定時談「目標族群」或分類標記,差異和邊界往往就成形。擘畫政策者往往關注單一政策效益的提升,例如產業價值、高等教育排名、商業營收,卻顧不了成長帶來的種種複合效應。這些「邊界」影響著資格認定、稅務及物價計算,影響著人們生活行動的邏輯,而香港旅遊業發展所受惠於「境外消費」,即為一例。相對於中國,香港因低關稅、商家信譽好而少假貨之慮,不僅成為奢侈品、進口電器購物天堂,近年來又因中國物價飛漲,甚至大陸製造的民生用品在香港售價也較低,自由行的旅客遂穿梭於不同的市場供需和定價關係,跨越價格的邊境,賺取差價。內地遊客搶購奶粉引發的恐慌,甚至引起民間討論課扣「奶粉離境稅」。境外消費熱潮改寫了都市景觀,在彌敦道上林立的金飾、奢侈品,或者西洋菜南街上雨後春筍般的3C門市,逐一讓市民記憶中的老店和書店群落黯然離場。
邊界差異經濟改寫了更多看不見的景觀。2008年起香港經濟政策明列醫療、教育於六項優勢產業之中,鎖定非本地市場,把教育和醫療資源商品化,而始料未及地,也商品化了香港公民權(即永久居留權)。高等教育著眼產業效益和國際化,增收非本地學生,造就今日就讀香港政府資助大學的非本地生從2000年度的0.8%遽增至2010年的9.9%,入讀研究課程者從33%倍增至69.2%[10],目前香港有7成研究生不是本地生。
邊界差異更成就了統計術。中國內地學生可計入「非本地生」而有利國際化指標,對照當前近九成非本地生來自中國內地之實,民間遂嘲諷香港大學其實是「內地化」而非國際化。教室校園中的語言使用衝突不斷,時時反映著中港認同衝突,而推動教育產業話的政策執行者,卻未必能關照非本地學生的適應和處境。不少畢業生努力完成學業留下就業,嚮往香港是個公平競爭的自由城市,不需依賴關係或金權,然而多久才能跨越隱而不顯的邊境處處?沒有答案。 醫療資源的商業化,造成了內地孕婦產子爭議。香港身分證象徵著一張暢行世界多國的通行證,加上優質教育、醫療福利,許多媽媽直言物超所值,即便孩子未來選擇回內地就學,「非本地身分」也讓孩子更容易進入一流大學--前述邊界差異優勢的異地重演。相較於投資移民他國之上百萬花費,十萬元港幣的「一條龍服務」(醫療費用以及仲介、接送等等),許多中高階級家庭認為十分合算。隨產子熱潮,衍生出陪月中心、非法待產公寓等周邊產業,更惡化了港島、九龍舊樓套房改建的熱潮。去年起,港人群起要求限縮非本地孕婦預約產房,然而,夾在中間的港人妻子同被視為「不合格資格」,情何以堪。
誰在刻劃生活的邊際?
邊界在哪裡?回到公共服務私有化的脈絡中來思考,我們才能看見香港政府在人口、醫療政策的失能,以及相關連的中國計畫生育政策、新富階級傾向境外置產、安排退路等議題,讓整個香港成為邊境地。如果不能看透政治經濟再結構安排,只繞著本質性差異的「認同」爭議,只會造成社會文化難以復育的傷痕。如同美國九一一後,論者指出,反恐情緒讓「戰爭個人化」,人人都可成恐怖份子11。社會失去了對人權的尊重、理性思考的可能,而政治操弄了恐懼。 恐懼異己讓人們忘記監督政治的權力,更忘了,夾縫中的新移民議題其實不算新。在世代由移民構成的香港,至今仍有「中港家庭」一標籤,本身就交織著複雜歷史往來和刻意遺忘。僵化的「邊境」認識想像,亦無助於港人看清政策中的「旅遊產業邏輯」在生活領域中刻畫多重邊界,犧牲生活的權利而成就新的資本積累空間。這種政策邏輯著眼外來需求、倡導「快速引入」取代耕耘本土,讓一個城市只求服務消費者,卻失去了公民生活所依存的邊際。如果不挑戰這邏輯,城市公民也恐怕要踏上逃亡旅程。而充斥旅客卻無公民參政的城市,將更難取得政治的進步自主,這不僅是香港的問題,台灣也該深思。
註解
1 該事件爆發於2012年一月初,位於香港海港城義大利精品D&G分店。網民普遍認為該店獨不許港人拍照的做法乃明顯歧視,讓香港人變成二等公民,發起輿論非議和抗議行動,逼迫D&Ge公開道歉。可參考[D&G分店禁港人拍照風波] http://evchk.wikia.com/wiki/D%26G分店禁港人拍照風波
2 「蝗蟲說」於2010年始見於報章媒體,網友以蝗蟲比喻大腹便便的內地孕婦過境,且編曲譜詞,加深社群對立想像。延續至2012年初,連續幾個事件更讓仇外輿論瀰漫香港。
3 可參考林藹雲(04/02/2012) [雙非問題:直視香港的醫療產業化的危機] http://www.inmediahk.net/雙非問題:直視香港的醫療產業化的危機
4 引用呂大樂(2003)香港故事不易講/非歷史的殖民地成功故事,載於潘毅、余樂文(主編),書寫城市(頁206-218)。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5 「雙非嬰兒」乃民間稱呼在港出生但父母均非港人的嬰兒,及其母親「雙非孕婦」。
6 即CEPA (Mainland and Hong Kong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2003年簽訂,相當於台灣對中國簽訂的ECFA。
7 「自駕遊計畫」是有關中港兩地臨時過境私家汽車互通量的計畫。港粵兩政府確定於2012年3月推出第一階段,准許由香港駕車進入廣東省,第二階段計畫將放行內地私家車進港,初期上限為每日五百輛,逗留不多於七日。日前臉書上發起「多過十萬港人強烈反對自駕遊下月摧毀香港」群組,二月底為止即累積超過四萬四千個用戶支援。
8 朱凱迪、陳劍青(15/02/2012)來吧,不要什麼都應承—反對「跨境自駕遊」運動芻議。明報。
9 一地兩檢是指在兩個國家(或地區)的邊境口岸,在同一地點完成出境、入境及檢查檢疫手續,中港之間的深圳灣口岸即為一例。參考梁啟智(18/02/2012)從雙非孕婦到一地兩檢。明報。
10 可參考香港大學教資會[非本地生統計數字 ]http://cdcf.ugc.edu.hk/cdcf/searchStatisticReport.do;jsessionid=A7D22EA233B3DC7BFF8D3733628CA64D# 11 Giroux, H. A., & Giroux, S. S. (2004). Take back higher education: Race, youth, and the crisis of democracy in the post-Civil Rights Era. p63.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旅遊」複寫了移動的邊界
觀光發展帶來的副作用並非香港獨有,歷來對遊客不陌生的港人為何這麼生氣?近年來中港加速經貿安排的調整、觀光規模和入境方式的重新計畫,穿透了邊界的保護、防堵意義,資本隨著遊客出入境,帶走的不只是紀念品,還可能是居留權和公民權益[3]。九七前移民美、加、澳的香港人其實有過類似經驗,只是沒想到今日主角竟是中國內地遊客。 於是,香港人才發現海關的排隊優勢在自己的家園內完全失效,舉凡有關下一代民生事務,從預約產檢、產房乃至於買奶粉、登記小學,都要搶破頭。同時,各項資源競爭推高市場價格乃至於基層難以消受,前述種種醫療、教育乃至於住屋,面對湧入港的中國新富階層,基層民眾看不見競爭的可能,更喪失了向上流動的期望,向來以經濟表現、自由營生為核心的「香港意識」[4],受到嚴重挑戰。
輿論矛頭指向「雙非孕婦」[5]湧入香港生子。依據基本法規定,中國籍嬰兒落地就是香港永久居民。而「雙非嬰兒」在近年約佔香港出生嬰兒的四成之多,讓港人陷入無限恐懼,眼下要排隊爭奪產房預約名額,更擔憂未來香港被雙非港人沖淡同化。香港本土保守言論遂沿用「蝗蟲說」,主張捍衛香港城邦疆界,重拾主權。
捍衛邊界,在加速跨境交流的中港之間,越發是一種「想像」。一國兩制的界線究竟怎麼管制?仔細檢視每一項相關政策,香港人才意識到,許多管制的審核程序並非己方所掌有,而深圳河所象徵的地理界線,早已充滿孔隙,透過《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6],人力、資源、產業關係刻畫著許多新的邊境互動,種種互動情境中,「香港人」的身份資格確實沒有絕對保障。 於是,原似無涉政治的中港旅遊移動都讓港人「步步驚心」。近來還有引起關注的「跨境自駕遊」計畫[7],中國右駕有別於香港左駕所帶來的交通風險,具體地象徵了兩地在歷史過程、文化底蘊上的差異,更讓港人追問:能不能有「拒絕」的權利?能不能收緊香港服務「外人」的市場?同時,也有論述探問,除了「排外」,能不能以本土永續發展為前導,發展友善環境、拒絕汽車旅遊的規劃願景?[8]關於如何說不、為什麼說不,該以行政手段加強入境控管?還是修改基本法確認港人身分?有關爭議把民族情緒、階級對立、反對再殖民等議題攪成一團,剪不斷理還亂。
邊界造成的差異&利益
劍拔弩張的言論各有其立論基礎,然而琢磨防線之際,卻少有認清「邊境」早已不是一條清楚界線。全球化年代,隨著旅遊移動和經濟互動的加速擴張,嚴設檢查點、築牆防堵的技術早已不合時宜,例如梁啟智一文指出,港府一意推動西九龍高鐵通車後,一地兩檢將衍生更多衝關問題[9]。今日的多重「邊境」發生於境內外頻繁的社經交流中,一環環扣連著CEPA相關的政策安排,該探問的是政策安排的邏輯,而非在人群中辨認異己。
「邊界」在哪裡?政策制定時談「目標族群」或分類標記,差異和邊界往往就成形。擘畫政策者往往關注單一政策效益的提升,例如產業價值、高等教育排名、商業營收,卻顧不了成長帶來的種種複合效應。這些「邊界」影響著資格認定、稅務及物價計算,影響著人們生活行動的邏輯,而香港旅遊業發展所受惠於「境外消費」,即為一例。相對於中國,香港因低關稅、商家信譽好而少假貨之慮,不僅成為奢侈品、進口電器購物天堂,近年來又因中國物價飛漲,甚至大陸製造的民生用品在香港售價也較低,自由行的旅客遂穿梭於不同的市場供需和定價關係,跨越價格的邊境,賺取差價。內地遊客搶購奶粉引發的恐慌,甚至引起民間討論課扣「奶粉離境稅」。境外消費熱潮改寫了都市景觀,在彌敦道上林立的金飾、奢侈品,或者西洋菜南街上雨後春筍般的3C門市,逐一讓市民記憶中的老店和書店群落黯然離場。
邊界差異經濟改寫了更多看不見的景觀。2008年起香港經濟政策明列醫療、教育於六項優勢產業之中,鎖定非本地市場,把教育和醫療資源商品化,而始料未及地,也商品化了香港公民權(即永久居留權)。高等教育著眼產業效益和國際化,增收非本地學生,造就今日就讀香港政府資助大學的非本地生從2000年度的0.8%遽增至2010年的9.9%,入讀研究課程者從33%倍增至69.2%[10],目前香港有7成研究生不是本地生。
邊界差異更成就了統計術。中國內地學生可計入「非本地生」而有利國際化指標,對照當前近九成非本地生來自中國內地之實,民間遂嘲諷香港大學其實是「內地化」而非國際化。教室校園中的語言使用衝突不斷,時時反映著中港認同衝突,而推動教育產業話的政策執行者,卻未必能關照非本地學生的適應和處境。不少畢業生努力完成學業留下就業,嚮往香港是個公平競爭的自由城市,不需依賴關係或金權,然而多久才能跨越隱而不顯的邊境處處?沒有答案。 醫療資源的商業化,造成了內地孕婦產子爭議。香港身分證象徵著一張暢行世界多國的通行證,加上優質教育、醫療福利,許多媽媽直言物超所值,即便孩子未來選擇回內地就學,「非本地身分」也讓孩子更容易進入一流大學--前述邊界差異優勢的異地重演。相較於投資移民他國之上百萬花費,十萬元港幣的「一條龍服務」(醫療費用以及仲介、接送等等),許多中高階級家庭認為十分合算。隨產子熱潮,衍生出陪月中心、非法待產公寓等周邊產業,更惡化了港島、九龍舊樓套房改建的熱潮。去年起,港人群起要求限縮非本地孕婦預約產房,然而,夾在中間的港人妻子同被視為「不合格資格」,情何以堪。
誰在刻劃生活的邊際?
邊界在哪裡?回到公共服務私有化的脈絡中來思考,我們才能看見香港政府在人口、醫療政策的失能,以及相關連的中國計畫生育政策、新富階級傾向境外置產、安排退路等議題,讓整個香港成為邊境地。如果不能看透政治經濟再結構安排,只繞著本質性差異的「認同」爭議,只會造成社會文化難以復育的傷痕。如同美國九一一後,論者指出,反恐情緒讓「戰爭個人化」,人人都可成恐怖份子11。社會失去了對人權的尊重、理性思考的可能,而政治操弄了恐懼。 恐懼異己讓人們忘記監督政治的權力,更忘了,夾縫中的新移民議題其實不算新。在世代由移民構成的香港,至今仍有「中港家庭」一標籤,本身就交織著複雜歷史往來和刻意遺忘。僵化的「邊境」認識想像,亦無助於港人看清政策中的「旅遊產業邏輯」在生活領域中刻畫多重邊界,犧牲生活的權利而成就新的資本積累空間。這種政策邏輯著眼外來需求、倡導「快速引入」取代耕耘本土,讓一個城市只求服務消費者,卻失去了公民生活所依存的邊際。如果不挑戰這邏輯,城市公民也恐怕要踏上逃亡旅程。而充斥旅客卻無公民參政的城市,將更難取得政治的進步自主,這不僅是香港的問題,台灣也該深思。
註解
1 該事件爆發於2012年一月初,位於香港海港城義大利精品D&G分店。網民普遍認為該店獨不許港人拍照的做法乃明顯歧視,讓香港人變成二等公民,發起輿論非議和抗議行動,逼迫D&Ge公開道歉。可參考[D&G分店禁港人拍照風波] http://evchk.wikia.com/wiki/D%26G分店禁港人拍照風波
2 「蝗蟲說」於2010年始見於報章媒體,網友以蝗蟲比喻大腹便便的內地孕婦過境,且編曲譜詞,加深社群對立想像。延續至2012年初,連續幾個事件更讓仇外輿論瀰漫香港。
3 可參考林藹雲(04/02/2012) [雙非問題:直視香港的醫療產業化的危機] http://www.inmediahk.net/雙非問題:直視香港的醫療產業化的危機
4 引用呂大樂(2003)香港故事不易講/非歷史的殖民地成功故事,載於潘毅、余樂文(主編),書寫城市(頁206-218)。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5 「雙非嬰兒」乃民間稱呼在港出生但父母均非港人的嬰兒,及其母親「雙非孕婦」。
6 即CEPA (Mainland and Hong Kong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2003年簽訂,相當於台灣對中國簽訂的ECFA。
7 「自駕遊計畫」是有關中港兩地臨時過境私家汽車互通量的計畫。港粵兩政府確定於2012年3月推出第一階段,准許由香港駕車進入廣東省,第二階段計畫將放行內地私家車進港,初期上限為每日五百輛,逗留不多於七日。日前臉書上發起「多過十萬港人強烈反對自駕遊下月摧毀香港」群組,二月底為止即累積超過四萬四千個用戶支援。
8 朱凱迪、陳劍青(15/02/2012)來吧,不要什麼都應承—反對「跨境自駕遊」運動芻議。明報。
9 一地兩檢是指在兩個國家(或地區)的邊境口岸,在同一地點完成出境、入境及檢查檢疫手續,中港之間的深圳灣口岸即為一例。參考梁啟智(18/02/2012)從雙非孕婦到一地兩檢。明報。
10 可參考香港大學教資會[非本地生統計數字 ]http://cdcf.ugc.edu.hk/cdcf/searchStatisticReport.do;jsessionid=A7D22EA233B3DC7BFF8D3733628CA64D# 11 Giroux, H. A., & Giroux, S. S. (2004). Take back higher education: Race, youth, and the crisis of democracy in the post-Civil Rights Era. p63.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