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起又是新的一週,回想上一週來的狀況,我希望明天一早醒來,能多些上緊發條的力氣。
[練習一:有效表達]
上一週正式開學,我也漸漸要習慣著,在這個學院裡面,讓別人透過我的研究興趣來認識我,這一種起始地氛圍與互動關係。
不管是博士班的同學迎新活動,還是任何一堂修課或聽課,都有難以避免的自我介紹。這三天經驗下來,我充分體認到了,表述不一定能展開對話,對話又不等於溝通,而我必須努力促進這個長久以來的個人弱點。
主導這個博士班計畫的Bob在第一天Orientation就頻頻問我,「選課上有沒有什麼問題?」「知道該怎麼開始規劃自己的學習嗎?」緊張中的我不想多說什麼,當然說「沒問題」「嗯,都安排得差不多了」「我想還好,我和Jeff討論過。」於是Bob或其他老師也不多說什麼,一副表情就是「很好,那妳就是會自己照顧自己囉,我們可以不用管妳了」。
過去三年,或者說六年,已經很習慣在丟出「城鄉所」或「城鄉基金會」這個關鍵字後,隨即在他者眼神及口氣中出現的那種若有所知的瞭解,往往妳就什麼都不必再說。即使在所內,大家興趣各自不同,但各自對於城鄉所總是承擔著某種含糊意涵,也無須多說。
然後來到這,除了「台灣」這個標籤,大部分的人對我之瞭解非常有限。於是要再加上「大學念建築、研究所讀都市規劃」、「我想做亞洲的後殖民城市研究」,諸如此類的事情。談「永續」對方眼神還會很狐疑,於是可能要說,我做過的相關計畫是啥啥物事,「...永續建築與風土建築的整合....」,一個有效的關鍵字出現,或許他的眼睛會亮了一下。
經過一遍又一遍的陳述和介紹,終於,我可以比較自在地把該說的要點都說完。
再過兩天,在我們第一堂的 Colloquium(所有博士班學生一起碰面,交換學習狀況與研究進展的討論),我逼自己完整地把該說的話說完。於是,Bob很高興地回應,說是很希望我參與他開的某一堂課,甚至下課以後還跑來和我說明,希望能在那門課鐘,多瞭解一些台灣的相關案例。
就是這樣吧,努力表達,連結就有機會成立。老師們不斷地說:學校資源很多,但你們每個人要盡力地去創造連結,尤其老師們很期待藉由指導學生,來促成系與系之間,甚至不同學院之間的合作。"Keep building connection."他們說。在這個很有彈性的學習環境裡,關鍵是在於我自己,如何去主動連結我需要的人、事、物。這對我來說很難,或許將會是最刺激的一部份。
【練習二:牢記姓名】
我的同學真得只有三個呢,Tom, Alex, 孫廷旭 (讀起來像是森、挺、頌),都是前輩(簡單說,就是三十至四十左右的男子們),他們的個性都很好,對於我的生澀英語表達,都具備非常成熟的尊重和體貼。他們每一個都很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似的,都是或多或少在去年就來旁聽或修過課的人。
南韓孫同學說:「你們台灣來的同學很愛用英文名字呢?妳怎麼沒用?」(他後來還補充說,他們南韓人是鮮少使用英文姓名的)
「我想我的名字 'Shu-Mei'還算容易發音,就不另取一個名字。」
Alex竟然搞笑地說:「我想到一個記住你名字的方法了,和 'SHAO-MAI'(燒賣)很像呢」
「是啦...你也可以這樣記,如果覺得很好記得話。」(ㄜㄚ....)
其實,之前在荷蘭的經驗是,往往因為如此,名字是很不容易被記憶的。不過,我還是想保持這個習慣。
經過幾天,我有點驚訝地發現,但凡學院中遇到的人,幾乎能清楚地記住每個中文名字,即使發音不一定正確,但在說起某位亞洲國籍的同學時,他們都能很準確地說出完整的名字。
反而我對於自己的記憶姓名能力感到非常抱歉,往往在一堂課過後,名字和臉孔就連不起來。而且學院中的老師國籍大不同,許多非英、美的姓名是我不太能即時發音的,要記憶就難上加難。以前總覺得這部分能由時間來克服,並不以為意。然而,隨著遇見的人多了,對話中總會提及老師同學的姓名,而我老是在說出姓名前舌頭打結,甚或腦袋空白,令人很是懊惱。我非常明白那種無法被記憶的討厭感受,因而更對自己的無能記憶非常生氣。
以上,我深深地有種感受:在這裡,真得是不太能只靠著直覺和緣分來生活了。
上一週正式開學,我也漸漸要習慣著,在這個學院裡面,讓別人透過我的研究興趣來認識我,這一種起始地氛圍與互動關係。
不管是博士班的同學迎新活動,還是任何一堂修課或聽課,都有難以避免的自我介紹。這三天經驗下來,我充分體認到了,表述不一定能展開對話,對話又不等於溝通,而我必須努力促進這個長久以來的個人弱點。
主導這個博士班計畫的Bob在第一天Orientation就頻頻問我,「選課上有沒有什麼問題?」「知道該怎麼開始規劃自己的學習嗎?」緊張中的我不想多說什麼,當然說「沒問題」「嗯,都安排得差不多了」「我想還好,我和Jeff討論過。」於是Bob或其他老師也不多說什麼,一副表情就是「很好,那妳就是會自己照顧自己囉,我們可以不用管妳了」。
過去三年,或者說六年,已經很習慣在丟出「城鄉所」或「城鄉基金會」這個關鍵字後,隨即在他者眼神及口氣中出現的那種若有所知的瞭解,往往妳就什麼都不必再說。即使在所內,大家興趣各自不同,但各自對於城鄉所總是承擔著某種含糊意涵,也無須多說。
然後來到這,除了「台灣」這個標籤,大部分的人對我之瞭解非常有限。於是要再加上「大學念建築、研究所讀都市規劃」、「我想做亞洲的後殖民城市研究」,諸如此類的事情。談「永續」對方眼神還會很狐疑,於是可能要說,我做過的相關計畫是啥啥物事,「...永續建築與風土建築的整合....」,一個有效的關鍵字出現,或許他的眼睛會亮了一下。
經過一遍又一遍的陳述和介紹,終於,我可以比較自在地把該說的要點都說完。
再過兩天,在我們第一堂的 Colloquium(所有博士班學生一起碰面,交換學習狀況與研究進展的討論),我逼自己完整地把該說的話說完。於是,Bob很高興地回應,說是很希望我參與他開的某一堂課,甚至下課以後還跑來和我說明,希望能在那門課鐘,多瞭解一些台灣的相關案例。
就是這樣吧,努力表達,連結就有機會成立。老師們不斷地說:學校資源很多,但你們每個人要盡力地去創造連結,尤其老師們很期待藉由指導學生,來促成系與系之間,甚至不同學院之間的合作。"Keep building connection."他們說。在這個很有彈性的學習環境裡,關鍵是在於我自己,如何去主動連結我需要的人、事、物。這對我來說很難,或許將會是最刺激的一部份。
【練習二:牢記姓名】
我的同學真得只有三個呢,Tom, Alex, 孫廷旭 (讀起來像是森、挺、頌),都是前輩(簡單說,就是三十至四十左右的男子們),他們的個性都很好,對於我的生澀英語表達,都具備非常成熟的尊重和體貼。他們每一個都很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似的,都是或多或少在去年就來旁聽或修過課的人。
南韓孫同學說:「你們台灣來的同學很愛用英文名字呢?妳怎麼沒用?」(他後來還補充說,他們南韓人是鮮少使用英文姓名的)
「我想我的名字 'Shu-Mei'還算容易發音,就不另取一個名字。」
Alex竟然搞笑地說:「我想到一個記住你名字的方法了,和 'SHAO-MAI'(燒賣)很像呢」
「是啦...你也可以這樣記,如果覺得很好記得話。」(ㄜㄚ....)
其實,之前在荷蘭的經驗是,往往因為如此,名字是很不容易被記憶的。不過,我還是想保持這個習慣。
經過幾天,我有點驚訝地發現,但凡學院中遇到的人,幾乎能清楚地記住每個中文名字,即使發音不一定正確,但在說起某位亞洲國籍的同學時,他們都能很準確地說出完整的名字。
反而我對於自己的記憶姓名能力感到非常抱歉,往往在一堂課過後,名字和臉孔就連不起來。而且學院中的老師國籍大不同,許多非英、美的姓名是我不太能即時發音的,要記憶就難上加難。以前總覺得這部分能由時間來克服,並不以為意。然而,隨著遇見的人多了,對話中總會提及老師同學的姓名,而我老是在說出姓名前舌頭打結,甚或腦袋空白,令人很是懊惱。我非常明白那種無法被記憶的討厭感受,因而更對自己的無能記憶非常生氣。
以上,我深深地有種感受:在這裡,真得是不太能只靠著直覺和緣分來生活了。
5 comments:
加油喔 只能用最ㄙㄨㄥˊ的字眼給你打氣
阿娟的「加油」,是「俗又有力,無所不包的」,我剛好相反落落長,我想請你:1.喝啤酒 2.喝咖啡 3.吃蛋糕 4.吃土托魚羹 5.看電影 6.吃牛肉乾 7.吃包子 8.吃蚵仔煎 9.喝珍珠奶茶 10.還有還有……….
阿川老大,是不是要一家大小來這邊玩耍 然後順道帶上這些美好物事嗎? 熱烈歡迎啊..^ ^
啊 你怎麼知道阿川的心意 明年8月簽證就到期了 加簽要被美國賺一筆 去也要花更大一筆
加油加油!!!
:)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