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Sept 2012

世紀末的廣場與城市驛站

1. 雨天中的羅馬火車站

在羅馬的最後一個下午,突然下起傾盆大雨,全城的旅客和路人都倉皇閃躲,除了許多南亞裔小販敏捷地準備好傘具商品在滿街遊走銷售,所有人都躲進了店鋪屋簷或公共空間,我們也不例外,隨著人潮速速跳上一班公車,來到羅馬火車總站大廳避雨。

整個挑高的大廳躲雨人恐怕已多過了等車的乘客,大家整理溼漉漉的衣襟、隨行物件,不分國籍、年齡、性別,似乎所有人的行程都瞬間停擺,一齊望著大雨,無奈中竟然也有一種「當我們同在一起」的感受。

當時我全身濕透又冰冷,對於城市中心還有這個能遮風避雨又開放寬敞的公共空間感到無限感激。那當下想起有關台鐵台北火車站管制減縮公共空間使用的新聞,感受特別深刻。在大雨突然來襲的時刻,如果沒有一個開放進出的有頂公共空間提供幾百個人臨時去處,不管你是誰,都該會切身感覺到「沒有容身處」的身體意義。 

2. 不再公共的「廣場」

古羅馬時期的「論壇廣場」(the Forum Magnum, 或簡稱 Forum)是古羅馬城市(the ancient city)的核心空間, 位在帕雷亭和卡比托利歐山丘之間的谷地(Palatine and Capitoline Hills) ,提供當時居民討論政治、選舉、集會、市集交易、甚至供學者講學的空間。這段歷史讀來令人神往,比起羅馬全城許多為了征戰勝利或宗教宣揚而設置的紀念空間有趣的多; 與其仰望那些從埃及搬運回來的方尖碑,我更願意徘徊於一個曾經有各色市民流動出入的地景,想像那些走踏軌跡和人聲擾讓。

但眼下的觀光景點只存美麗的牆基和柱式界定著空間,而市民踩踏的廣場變成綠油油的草坪供遊人拍照,多半圍起不能接近,實在很難讓人想像當時景況。失去「共和政治」的廣場,只是美麗的景觀。

近兩千年過去了。共和時期成為歷史後,帝國時期的君主們在廣場附近興建住宅寓所或紀念碑,廣場的公共空間實踐意義褪去,逐漸為帝國榮光和秩序的維護所取代。帝國時期過去後,城鎮歷史發展往往偏移古老城區,許多類似的公共空間遺跡多半閒置荒廢,或者成為荒煙蔓草,或者由底層市民佔用,成為勞動階級、外來移民的聚居地。

近十年來的世界文化遺產旅遊發展讓歐洲城市歷史空間都成了文化好生意。於是,不管是過去的羅馬共和公共空間還是慶祝征服「野蠻人」或「邪教」勝利的紀念碑,都變成一般熱門的景點,可圍起成為收費空間,可以「景觀化」為明信片與紀念品。望著這些變成景觀的廣場,雖然身處二十一世紀初,豔陽下的我汗流浹背,卻感覺到世紀末的蒼涼氣息。

3. 驛站、城市、一站

平心而論,義大利許多城中仍有許多美麗的廣場,平日供遊客或市民休閒,相較於北美或亞洲許多公共空間使用管制嚴謹的城市,仍有相對多的自由。沒有那些擾人的「禁止逗留」標示,石板階梯或廣場邊緣,隨處可坐臥,隨人抽煙、喝酒飲食都沒有禁忌。擺張野餐布或餐桌座椅和朋友聊天,也沒有太多管理。要玩音樂或畫畫,酒醉了要坐在廣場邊喃喃自語,沒有人會來驅趕妳。

在人口持續流失的西西里島城鎮,不少廣場上給居民擺上幾張足球遊戲桌,還真有點像是市民的客廳。有些廣場則淪為停車場,擺放滿了機車和汽車。順帶一提,義大利的汽車持有率其實名列世界第十名,每千人持有690輛動機交通工具比起台灣高了許多(297輛每千人)。

一個終日消費歷史遺產的城市,只有光榮過去,卻不能回應當下同未來。舊城中的廣場受城市紋理的空間型態限制也隨之變化,不一定能滿足新的使用需求。最顯而易見地,廣場沒法提供風吹日曬時的適當遮蔽,當代對於城市衛生的要求管制也衍生了公廁、洗滌、飲水等等新的需求,需要設施來滿足。觀光帶來的遊客和周邊的商家經營也會排擠廣場上的使用,而這點在羅馬尤其明顯。各大知名廣場都有警察站哨,確認廣場活動安全和秩序。成團旅客如魚群般進出時,連遊客自己都心浮氣躁,遑論市民。除非本身從事旅遊業者,否則居民多半避之惟恐不及,也無由逗留舊城區。沒有市民空間,哪來的公眾和公共對話?舊日的廣場榮華只能豢養遊客。

那道別羅馬前的大雨天,二十分鐘的避難記憶, 總算讓人稍稍體會「廣場」的時代空間意義。由彼岸對照我城,那些因著各種原因而來到台北的人們,會有什麼經驗呢? 當代城市的公共空間當然不能只倚靠一個火車站大廳。然而,這驛站宛如城市縮影,火車站作為送往迎來的交通樞紐,確實是一個城市的門戶,可供人窺見這城市的個性和氣度,那底蘊並不能以亮麗景觀速成包裝,也不能由城市行銷術操弄販售。看著新聞中各種「挾公共」卻扼殺公共的堂皇發言,我實在沒法樂觀想像這一站的未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