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May 2005

【還‧緩想】解釋特色綠建築概念


book by Christopher Alexander

經過一個疲憊的週末,昨天早上,終於把澎湖綠建築案的報告書定稿送出去了。最後的結案動作竟然是反覆的轉檔與當機,實在狼狽。
然而最讓人焦躁的部分是「解釋」。解釋以設計準則(patterns)作為主要工具的目的、解釋patterns背後的價值觀與態度、解釋patterns之間的關係、解釋一層又一層的patterns本身含意,及其衍義。我當然認同解釋的重要性,不論對於推廣、累積,或是專業者負責任的必要動作。只是,認知上的同意無法除去我感覺上的煩躁,尤其是在解釋過程中,撥開重重包裹,發現一路向深處去,挾帶著多多少少過程中的輕忽判斷,以及許多被遺忘、遺漏的部分。
於是週末坐在工作室電腦前,手指不斷鍵入訊息,努力彙為解釋與說法,心裡卻不斷響著:不要追問細節...(one of my favorite nicknames, or excuses)。巨大的焦躁感讓人無處可逃,除了個性使然,越解釋越明晰的心虛恐怕是更主要的原因。
以前多享受建築設計的神秘黑盒子,總是有些可以不用說清楚(甚至也沒想清楚),還自以為是一種詩意的狀態。如今要學習著說,說清楚,轉化成不同的敘述方式,說給不同的對象聽。我知道這是重要的工作,然而心性似乎還沒跟上認知,還需垂打琢磨。
然後下午金鏞就帶來了亞歷山大大人的新版書,非常興奮地與我們分享。這個寫出模式語言的老人,可謂解釋之神。事事不厭其煩地說明,我猜想那詳實的紀錄和分析,重量是遠超過建築作品本身帶給人的影響。
且不論同不同意他所說的這一切,建築專業本身的進步,是該墊基於這些思想上的資料累積和討論吧?否則我們只能期待個人式的建築明星才氣,或是「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大師。
順帶記件好玩的事:亞歷山大似乎執迷於地板花紋的手工創造,每個案子幾乎都有獨特的設計(當然還有仔細的生產過程)。Pattern於他,除了是模式語言的書寫,好像也透過地板裝飾的生產設計,實踐了一種對於秩序、構成與關連網路的信仰。

3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Congratulations,恭喜結案 :)

Anonymous said...

奇怪的是結案沒有帶來結束的感覺 :P

Anonymous said...

阿...怎麼會這樣哩...看來「這一行」果然要謹慎踏入.....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