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Feb 2006

門外漢的財務分析

過完年後,工作內容都在與財務計畫的數字搏鬥。做為建築計畫的最後一章,也是業主區漁會最重視的一塊。他們要以此財務結論來強化說帖的份量,對漁業署提出補助申請,承諾這棟新建物不會變成蚊子館,不會是下一個媒體撻伐的焦點。然而,無論如何,區漁會的執行意念已十分堅強,早早萌生於「客觀的財務分析」之前。這是分析工作進行前的不良結構,也是困擾疑惑所在。

未有親身接觸前,並不明白漁會被視為最難調整體質的人民團體之一是何種樣態。不過當你走進那棟大樓,瀏覽十幾個人悠閒地使用著過於寬敞的辦公空間,大概就心裡有底了。記得第一次和漁會某課長聊到漁會轉型經營的嘗試經驗,他說道:「我們農漁會系統的超市為什麼很難經營,沒有競爭力,你知道為什麼嗎?呵,因為我們漁會正式人員根本沒有人想要在非正常上班時間到超市排班啊,那就只能雇用臨時人員囉,所以也就不太經營的起來啦...」看他說的輕鬆自然,我也真說不出什麼話了。

話說回財務計畫。第一次努力地由各種市場估算、預算編列、營收平衡等計算來擬造一個經營狀況,感覺是紛雜變幻不停的。決定係數或比例時讓人覺得把握全無,20%或30%乘起來可能是幾百萬的差別;編列預算時倒充滿想像,例如構想一個烹飪教室乃至於各種神奇且超乎嘗試認知的昂貴設備是相當新鮮有趣的經驗;營收比例平衡與否原來不是重點,其實就看你要把哪些收支納入計算,又把哪些排除在外。處理斟酌到最後,我感覺財務計畫的過程意義遠勝於分析結果,這過程有助於營運規劃釐清各種軟體的可能性,以及硬體空間必須與預算協調的修正,或者說,財務計畫像是一種工具,你利用它的結果來說服業主接受某些營運想法,或者利用它來讓建築師對於未來將發生於其中的的活動規模與型態有更準確的想像。數字本身倒不那麼重要了,左右財務狀況的因子太多也太匪夷所思。

但非常令人沮喪的是,業主並不想要參與這過程,只想要一個漂亮的分析結果。最需要他們協助努力的串連地方資源可能性,好像都被漁會以一個老大哥的眼光掩蓋了。他們好像覺得自己不需外援,所有的作法可行與否都以他們自己的經驗來判斷。

「一定要強調漁會是這個計畫中強而有力的經營主體!」某某課長堅定的說。(我心想:你若真有心讓這經營組織的主體浮現,請好好的聽我們建議吧,請好好的提出一些真實的看法和意願吧)我實在不願想及他或許已有的口袋名單,那些和營運想法、架構全無關係的親族網絡。

對我來說,做完現金流量表後的那些淨現值(NPM)、內部報酬率(IRR)等是很詭異的分析方法,當然我不甚瞭解其背後計算,全靠Excel的神算來完成。然而僅僅是更改一項數字,可能使內部報酬率從180%變為20%,而且被視為一種明確清楚的指標信奉著,真真是一個我非常陌生的遊戲規則和世界。或者我這種「門外漢」製作的財務報告,真是一種規劃式的財務分析﹡,只能期待它成為專案三方(業主、建築師、規劃者)意志角力的戰場,數字可以長成這樣或那樣,都不是問題,只要你能羅列出合理的計算過程就是了。真實的交手在於項目或比例的調整,有能耐你就弄出一個美麗的結果,那或許我就可以參考參考你的建議。既然面對的是先決的意志結構,要出戰的也正是隱藏於預算編織的積極建議﹡﹡。


﹡所謂規劃式的財務分析,是一種說服自己的方法,我以為這個階段的財務預估主要目的不在於掌握營運細緻差異,重點還是用來輔助規劃方案的決策。

﹡﹡我自己的期待是,只要讓漁會同意每年提撥固定比率的金費支援社區發展魚食產業,並明確地對漁業署提出承諾,其它的調或降都無妨,因為那些都遠遠超出規劃單位可控制的範圍,是另一個根深蒂固的民間法則轄區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