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llyfishing state

妳會以幾種方式描述火,指認一條河?

20 Mar 2007

廢業青年日記: 圖說樂生院:90%,懶得面對的真相

廢業青年日記: 圖說樂生院:90%,懶得面對的真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ewer Post Older Post Home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Popular Posts

  • 街市。城市(二): 思索香港灣仔街市的「主體保育」
    (本文刊於 綠雜誌 vol013.2011.10 ) 灣仔舊區位於中環和銅鑼灣之間,1960年代電影《蘇絲黃的世界》,乃至於去年愛情片《月滿軒尼詩》都在此取景, 透過流行文化來窺看,我們很容易被新舊交錯、東西文化碰撞的火光迷濛了視野,著迷於視覺景觀,卻忽略了灣仔百年餘來連續不...
  • 傷心師大夜市之歌
    「師大有沒有夜市?」這是一個問題嗎?去年底開始浮上檯面的師大商圈紛爭是讓人傷心的,傷心城市之脆弱,怎麼幾年光影,可以讓幾十年的沈澱全亂套?向來我以為北京那種創造式毀滅的消費胡同不會發生在島嶼上。紛爭越演越烈,近來北市府開始有所作為更讓人跌破眼鏡-如同不少人已為文指出,胡亂給藥開罰...
  • [新聞編譯]REDD+是什麼?碳交易經濟中的另一個大漏洞?
    哥本哈根會議結束,REDD+的討論和2010-12年間相關計畫的推動,被許多與會已發展國家試為一大 會議成就(註1) 。 據根據會議中 聯合聲明 (註2),澳洲、法國、日本、挪威、英國和美國都贊成REDD,願意共同提出三十五億美元的經費作為初期公共基金,協助REDD+保育系統自 ...
  • 街市。城市: 思索香港街市保育趨勢 (一)
    (本文刊登於 綠雜誌 vol 012. 2011.08 ) 寫稿之際,我借宿於香港元朗好友的新家,第五十一樓。這大型集合住宅可容數千人,一、二樓依慣例規劃為商場,三、四層是停車場,五樓才是住戶出入的庭園平台。此處景致無敵,四目可及新界鄉郊,甚至深圳灣、深圳市區都清晰可見。不過...
  • 書海無涯,還好我不是圖書館員
    最近和所上學弟妹們討論城鄉所購書計畫,領域內涵與購書主題的確認有點難,搜尋、彙整書目,把網路書目資源轉換為台大圖書館要求的excel表格才是超乎想像地困難。 本來,我也沒加入書目的找尋,只是參與討論,共同腦力激盪一番。然而,基於簡體中文書仍乏人處理,昨天開始,我試著用 World...
  • 「假公園」:似假還真的暫時性城市地景 Holding Patterns in Interim Landscape
    (刊於Green 綠雜誌 2011年Vol. 10/ 四月號) 城市地景:時間和空間的互動過程 空間是共時呈現的實存經驗,當下觀者因而容易忽略時間的作用。人們也常忘了考慮多元文化對「時間」有不同認知,來自每日生活觀點的城市地景使用和想像可有千百種,遠遠超過都市計畫使用分區或土地...
  • 「拼」譜菜園新村
    兔年已經到了,我還是任由野草叢生...再來一篇綠雜誌的新作充數吧。 希望春天能讓人更有活力,讓我在忙完「山林小小學」之後再恢復耕耘。 綠雜誌二月號  2011 Vol.009/ 拼譜菜園新村:Ecovillage Movement in Hong Kong 1....
  • 很久很久以前
    昨晚爸爸打電話來,一開口就說:昨天我們拿到了妳小學一年級的畫喔,一大本,整理得好好的,都是從何老師家送來的。 我一聽就覺得不妙,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開口問下去。 何幸男老師是我第一個學畫的老師。我自己也不太記得了,以前只是常聽爸媽說,妳小時候在學校喜歡畫畫,當時的班導張梅櫻老師就向...
  • 華大+成大:南港原公賣局瓶蓋工廠再生工作坊 (2)
    這個令人頭暈的工作坊! 1. 好多基地擠在一起 我們在這摸索了幾週,許多問題往返於台南和西雅圖,才明白這個工作坊的既定基地其實相當有彈性,大至台北市、南港區,具體如202兵工廠、原瓶蓋工廠、流行音樂文化中心發展基地,都是可以拿來操作規劃想像的基地。當然,我和幾個老師一聽就覺...
  • 艾森豪與州際高速公路法案
    必須很慚愧地承認,我對歷史的瞭解實在太匱乏了,今天上課之前,完全不知道米國艾森豪總統與州際高速公路法案(Highway Act of 1954, National Defense Highway Act)之間竟有關連... 這學期選修了一門 「都市事務」(Urban Affair...

my web of thoughts and moments

  • Tenant's Right to the City
  • Shumei's Flicker
  • TW COMBO

Labels

  • flicker (41)
  • Rain City Log (38)
  • 疑問的形狀 (37)
  • 我是一棵仙人掌 (36)
  • 眾聲喧嘩 (29)
  • Soundscape (28)
  • in the field (26)
  • my kitten (23)
  • Place (21)
  • 我任性地看 (20)
  • Questioning Cities (19)
  • 好茶 (19)
  • Himalayas (15)
  • walk between the lines (14)
  • 拾人牙慧 (13)
  • Hong Kong (12)
  • Doing BE student (11)
  • 地景 (10)
  • Green (6)
  • "UW Taipei studio" (4)
  • Job (4)
  • "Seattle Project" (3)
  • photo diary (3)
  • Jamboree (2)
  • What's NEW (2)
  • migration (2)
  • 山林小學 (1)

Subscribe To

Posts
Atom
Posts
Comments
Atom
Comments

Blog Archive

Promenading...

  • Urbanphoto
  • Urban Archives
  • Mixed Signals
  • 翻箱倒櫃看照片
  • 剛剛發生的事
  • 花埕照日
  • 有河
  • 字花
  • Sounds and Fury

Rolling...

  • 換個島嶼住住
  • Jenn's days in Denmark
  • Off-ground Understanding
  • doninique is there
  • Pábitelé
  • Shuanshuan's posterous
  • Shanta's
  • Urea's blue
  • 蔚藍手札
  • 西雅圖凹凸鏡
  • 城市漫遊
  • 藍天之下 高原之上
  • 半冷的查覺
  • 阿川在澎湖
  • 阿娟 > 家庭聯絡簿
Watermark theme.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