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Nov 2007

Alternative participatory design?

每週四中午,是BE program的學生與老師聚在一起,交流研究進展的時間,稱之"Colloquium"。每週由一個老師或學生報告她/他正在進行的研究,在這短短一個小時,試著讓不同領域的師生們瞭解,並提出跨領域的提問。


幾週下來,呈現的主題包括了Bob的生態設計倫理、Oschner談傳記體建築史研究、桂賢談都市水環境、Kevin談日光環境偏好研究,以及今天,Susan報告她熱愛的營造資訊系統(Building Information System, BIM)。無論如何,這系列構成了一個很難得的平台,於是你有機會在自己的視域之外,認識他種探索的方式與可能性,無論贊同與否。

最有趣的事,莫過於討論時間,不同取向的人丟出問題,所呈現的觀點差異,有時幾乎無法對話,但這無法對話的本身,卻拉扯出更多能反身關照的作用力。有幾次,連老師之間的觀點都有些針鋒相對的意味。

以今天Susan所談的BIM來說,顯然很多人(尤其是建築設計背景)是有意見的。她所屬的研究室是營建管理系統,致力於透過BIM來改善設計過程的工作模式,以及從設計至於施工營造的不當消耗(時間、金錢)。其中,關於工作模式的改進,是我覺得特別有趣的一點。

相較於傳統由業主授權建築師主導的設計營造流程,他們希望透過資訊系統做為一種平台,所有參與其中的業者及專業者(包括傳統上依時間序列漸次參與的結構工程、水電、空調、營造...)都可在案子初始就一點一滴的輸入資訊,透過不斷的累積與溝通,達成一個平均分散的認知決策模型,經由電腦模擬來協助調整。並且在這個狀態下,可以有效地降低cost。

「當然,這種模式應該會遭到很多建築師反對。」Susan忍不住笑說。

其實,我覺得這個"Distributed Cognition Framework"的工作模式的構想聽來很理想、平權,簡直就是另類的參與式設計。問題在於,真實的專業角色之間,絕不可能是如此平衡理性的關係。而關於調整與估算以最容易量化的"Cost"作為標準,也是大大有問題。太多的其他環境空間品質,沒有辦法進入這個模型來評量。這些變因,還是掌握在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然而,如果完全把決策權力交由這個以成本為考量的模型,我可以想像這些人在合作過程中的爭吵,會有多麼難以彼此說服。或者,最後都在業主令下,一一被數字說服。

60年代開始倡議的參與式設計,我想那可貴之處應是在於透過協議來完成決策,而不是把人與人之間共享的決策交給另一個看似客觀理性的工具。雖然,理想的民主協議又是另一個不易到達的境地。

今天忍著,沒有拋出我的問題。因為我知道,在最後短短的十分鐘內,要她回答我的問題是不可能的(做為新生,我也有些害怕惹毛指導她的老師Rojas :P)。何況,不少人已很直接地認質疑,這套工具會如何被應用,怎能預期所有專業者都服從之?尤其是測試過程中,如何尋找合作的建築師和案例?

一年後,我也需要對自己的研究做出報告。到時候要如何與自己理論語言不同的人對話呢?想著,頭就痛了起來。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BIM 在業界已經不是未來式了喔,要找實例應該蠻容易的。
理想的平權模式和實際操作上遇到的責任歸屬,報酬問題,實在不是一個軟體可以理得清的。把改革寄託於一套軟體真是相當天真的工程師理想啊。

Jellyfish said...

是啊,我那位學姐的背景的確是軟體工程師,不過如果comment間有類似這般的用詞,他們家老闆馬上會跳腳的 :P

"責任歸屬"是我沒想到的呢,的確是很現實的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