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Sept 2006

兩百年前後的認同打造術

下午讀T借我的《批判性地域主義》(Critical Regionalism)。作者Tzonis由古希臘時期起,爬疏「地域性」概念在西方建築歷史中的演變。其中兩個舉例,恰好是幾年前都去過,但當時毫無所知的地點。一面閱讀地域主義背後的歷史脈絡(民族國家興起,亟於塑造新疆域、新國族之集體認同),一面翻出自己旅行時的影像來對照,十分好玩。
一是位在法、德邊界,法國境內Strasbourg。幾乎同一個角度,這影像中的大教堂,在1772年時,讓年方十九的Johann Wolfgan von Goethe 進入他所謂"in faint diving"的狀態,寫下種種啟發自這中世紀教堂形式的感念,而為「浪漫地域主義」(Romantic Regionalsim)的濫觴。
對我來說,有點難想像此般繁雜教堂語彙,如何能給予他這種神喻式的經驗,倡議在建築形式的突破上,來強化新的文化認同,作為舊帝國解放 vs新國家一統的手段?(何況這是一間位於法國的教堂哩…除非當時這邊境城鎮所從屬是變動不定的)倒是Tzonis文中提到,這種表現方式從古希臘時代便極為普遍,Goethe絕非第一人。因此,我猜想有那麼一個微光閃動的早晨或黃昏,他或許是心中盈滿著塑造”Deutscher Baukunst”(Germany Architecture)的概念,而目光恰恰好投射至這大教堂了吧?
因緣際會去了這城兩次。第一次是夏天,離開慕尼黑,前往巴黎前的中途,Someone提議要拜訪這個位在邊境的美麗古城。城區水道縱橫,的確風景如畫,但大教堂周邊已經被觀光產業包圍,全是餐廳和紀念品店,時逢歐洲旅遊季,印象中有好多白髮老人緩慢走動著,空間與人都富裕精細,盛多至有點像是糖粉灑多了些。


第二次是聖誕節前夕,因為聞名遐邇的聖誕市集,再次和朋友來到這城鎮(Christmas Day in Strasbourg)。不過聖誕節終究是屬於家庭的節日,種種熱鬧都和旅人無關。聖誕夜翌日早晨,寒冷中陽光燦爛,我們起了早,在冷清的教堂周邊、河道旁散步(一般人因狂歡應該都睡死了),那清爽宜人的晨光,反而讓人較能平靜地欣賞著,眼前的歷史痕跡。那大教堂的尖頂仍處於修建中的狀態,如同許多毀壞自二戰的歷史古蹟,需要難以想像的金錢與心力來重建。
另一個作為晚期地域風格建築商業化、拼貼化操作的例子是西班牙塞爾維亞的西班牙廣場(Plaza de Espana, designed by Anibal Gonzalez),以及巴塞隆納奧林匹克公園中的選手村。該文中提到,一如普魯斯特的瑪德蓮蛋糕,地域風格的建築在二十世紀初成為召喚歷史記憶、民族認同的政治宣誓與商品。前者以廣大的宮殿與拱廊圍繞著半月型的廣場,展現象徵民族華麗榮景的氣魄;後者融合了來自伊比利半島各地方的建築元素為一村,象徵多元民族的和平共存。的確,砌磚疊瓦比起等待歷史洪流中的自然作用,速度的確是快了許多。


遊覽當時,我並不清楚這些,只單純地不喜歡這兩個地方。前者的誇張空間尺度極不親切,那個炎熱的下午,我們步行至那,急著要和友人碰面又不能清楚地確認出會面地點(所有建築特徵都有大量的對襯與主題重複),幾個人心浮氣躁,我記得妹妹都氣得要翻臉了。展示著多樣風格的選手村則風格紛呈,完全不是個自然生成的聚落,步行其中,感覺非常怪異,當下就能感覺到過份刻意的器圖。
曾有那麼一段時期,歐陸各國都如此熱心著以建築形式來表徵自身為一獨特的統治體/領域,作為內部認同的一部份,同時對外凸顯其秀異性。若從好的方面看,地域主義是尊重地方差異的概念;從多次歷史教訓來看,操作挪用過當,一轉身或許就成了排他的部落主義。Tzonis認為有個關鍵或為操作過程是由下而上,還是由上而下的快速主張;而我想,但凡出資者、建造者與使用者是異化三者,物質化的「認同」打造都多少難逃一個包藏用心的建構與買單過程。並不認為此過程絕對會產生不良作品,只是,認同與辨異本為一體兩面,在明徵以區辨彼我之前,地方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否應該更多重、動機更多元?
想到今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展中的「台灣建築獎 -百花齊放-台灣紅」。 文化總會委由交大建築研究所團隊,視頒發「台灣獎」為一種行動藝術,藉由頒獎宣傳、執行過程擴大效應,藉由獎項頒發,認同該館概念的同時,揭露台灣建構中的「台灣建築主體意識」。由七位學生組成的團隊Archi 7(實在不由自主地對這名稱有意見...),據說各自代表學生提出的七種精神:多樣性(diversity)、混血(hybrid)、獨立性(Independence)、傳承(Inheritance)、全球化(Globalization)、草根性(Grassroots)。
一在九月的Dialogue上看到報導時,不由得有些頭痛...台灣獎行動初衷或佳,但藉由頒獎這樣簡易迅捷的動作(簡化地看,有點像是花錢買認同)來取代自己概念的發展,怎麼看都覺得,那兩萬美金(比雙年展大會最大獎項一萬美金多出一倍)難道不能有贊助台灣館的替代方案?七種概念都是Big Idea,如此拼貼...還是很難感覺出清晰的台灣建築主體意識。 藉由授獎,再次詮釋他人的概念,收編而為自己的主體,這般闡連過程,可謂相當生猛直接了。
如果回到Tzonis 的看法裡來檢視,或許我們在這樣大手筆的消費動作前,更應該想清楚,「台灣」是如何的地理、文化、政治區域?而基於什麼動機,我們需要發展台灣建築主體?以「台灣」來囊跨這島嶼上,所有人與空間的互動交流,令人覺得很不妥當。台灣絕對有其獨特複雜的地方性,醞釀出或許可稱「百花齊放」的建築城市行動,也是那些特質讓人珍惜,而不是捨本逐末地運用之以鞏固強化「台灣」這國家名稱或地理名稱。以這個獎來對比歷史上的認同興建,其策劃也堪稱出奇吧...只是心裡卻覺得有些慘澹。 由網站及書面資料瀏覽,我其實蠻喜歡拿走獎項的西班牙國家館,只是單純地針對「台灣獎」有些不吐不快的荒謬感受。

0前進水都 台灣館 台灣獎一波三折
0西班牙國家館抱走台灣建築獎
在民族國家遭受質疑的今日世界,地域認同、地域建築的解放與重構,或許在疆界重劃、空間流動中是有些機會的。概念上我願如此相信著,但打開電視那時,看見顏色緊繫著國族意識的分化激動著,Ruskin對於詩與建築的信心,我是絲毫沒有的。

3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寫得真好:)
(私以為妳該有個平面的專欄發表發表,不然爾偶翻翻那幾本雜誌,總是某些人執筆就覺得挺無力的....)

BTW,9月份的科學人雜誌特刊為"多樣性台灣",編得不錯,或許妳已讀過:)

Jellyfish said...

謝啦,我沒有閱讀科學人的習慣呢,待我去翻翻。

(Form同學言過其實啦 > <
不過想藉機整理思緒,亂想亂寫。不過我倒真是另外設了一格,想把文章屬性分得更清楚些..)

Anonymous said...

同意同意
真的有開一個專欄的實力 除了建築之外 生活的感知比三少四壯要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