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Apr 2007

所謂的蛋頭學者

今天到屏東文化局,參加好茶舊社保存調查規劃的期末審查會議。直接面對審查委員們,細聽他們的「高見」,才具體地感覺到某些對於古蹟的成見有多難以撼動...
第一個難處在於,根本無法讓他們理解,好茶石版屋群落的價值在於善用石版及木材的營造技術系統,而不是那一棟棟變動中的石版屋。重點並不是某棟石版屋到底是民國四十年還是民國前所建造,而是整套營建技術由好茶人因應聚落環境,已經是發展流傳了三四百年的系統。
委員們終究關心的還是,如何找出一個現況最古老的家屋原型?標準空間及構造樣式的尺寸細節能不能夠讓修復的時候按圖操作?
有個委員說道:你們就應該找出哪些是最標準、最原樣的空間,把尺寸、類型定下來啊,像是日據以前, 究竟豬舍(附屬屋的一種)大小和位置怎麼作,應該都要有可依據的標準啊...
我心想(可惜輪不到我大叫):最好是連豬舍都有明確斷代的標準圖...那有沒有標準的豬隻尺寸以及家戶飼養豬隻數量呢?真是氣死人... \ _ /
這些人到底是沒有到那好茶舊社仔細看看,每一棟家屋、每一道牆、每一個地形起伏,都那樣有機地相互配合,充滿微小差異,岐異中卻是和諧美麗。
就我們工作團隊的思考,結合了工法與文化概念的營造系統與程序,其實就是一套完整的修復標準,但他們卻不相信能以營造程序來規範修復,以及其所能引導產生之修復營造的有機價值,反而拒絕這創造多樣有機的可能性,寧可要一套標準樣式與圖說。委員們最關切的是自己心中的古蹟修復概念模型,而文化局課員們擔心的是執行、驗收、檢測的依據。這些思慮都相當脫節於一棟家屋的前世今生。
其實以主流漢人為主的保存思維真得極妙,在一般資產所相關的文化主體已然退位的狀態下,可能問題還不大,然而遇上原住民部落,還真是很荒謬。如果依據一般修復的操作模式來走,那是先把這文化資產的主體知識轉譯成主流語言和標準,然後再用這套標準來規範原來的文化主體,甚至利用這標準,委由外來團隊執行『原樣修復』,還給原住民一個據說最符合標準的聚落。
要讓這群蛋頭同意營造技術價值重要過於家屋,很困難;要讓他們同意,好茶聚落家屋修復應當由好茶人來從事,也是一個難題;更別說怎麼讓他們同意,好茶人與聚落環境的關係如何延續,是比起營造技術價值的保存,更為重要的一個課題。
委員們除了固執於古蹟真實模型的追尋,還多半帶有「古蹟保存修復後續就是要經營民宿」的想像,各自表述自己對於民宿經營的看法,甚至有人提議,要凍結修復後的舊好茶,以免破壞古蹟,最好在旁邊另外規劃一個民宿區域,擬仿古法新建家屋群。
這這這...到底在說什麼啊?誰和你說好茶人修好了房子是要開民宿!!
這給人另一個深刻的體悟是,如果要討論一個妳不曾親身經歷的現場,應當存有一個理解的尊重,不要以為妳能想像真實的一切複雜,更不要以為妳腦中的抽象理論模型(或是有限狹隘的經驗)可以與任何真實現場對話。
簡報結束前,協助我們進行保存規劃的好茶人Sasala老師被邀請發言,他苦笑道:我?我要說什麼?身為一個好茶人,坐在這邊,我覺得有點荒謬,聽那麼多專家學者來告訴我,我的家應該要怎麼蓋。你們大概很難瞭解,當煙又能從一棟頭目的家冒起來,對於我們部落的人是一種什麼感受...
這或許是今天會議中,最貼近真實而意味深長的一小段話。
--------
附帶推一篇達魯瑪克頭目家屋,冒煙囉! 或許不需要透過古蹟保存,而靠著部落自發的力量修建起來的家屋,反而是一個更好的過程。弱勢文化的古蹟或聚落「保存」,本來就是一種主流文化以強勢姿態定義他者文化、介入他人文化所引發的空間生產,回頭來要調整姿態,希望不致是場徒勞..

5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啾在這裡分享的實務,我也只能遙遠地想像著、那些人,那些事。
這篇讓我輕輕地感動,雖然描述的是負面的(自然)現象,我的感覺卻好。看來你們確實在地找到了一個地方自身的邏輯與和諧。因為每個地方這樣地獨一無二,很不容易使一個沒有同樣經驗的政客理解。相反地,一旦有過一次經驗,以後面對一個新的環境,類似的敏感度也會提高。
之前在助教那兒幫忙做競圖時,她就要準備一組幼稚園級圖面說明concept,政客專用!
想法好接著還要努力使人理解,加油!!!

Anonymous said...

最近又重看了溫德斯的『慾望之翼』
看著片中天使們在圖書館碰面、交換訊息
忽然覺得好笑

的確圖書館是最天使適合聚集的地方啊
紙本上只有他人的描述、想像的溫度和具體的計數

我們塔裡的學者大概很難放棄自己的羽翼盔甲
跳下世間來和人們溝通,親自坐在石版屋的爐邊,理解柴火的熱度吧!

Shanta said...

嗯嗯,我也覺得這是一種可怕又可笑的狀態呢。


很少見到shumei用這樣的方式說話喔:)

Anonymous said...

端午節快到了,我想應該把他們這些蛋頭學者門通通抓來立蛋才是!!
在我的工地是不容滿口理論的人口沫橫飛的,管它是哪一家畢業的博士還是研究學者,只要不食人間煙火專愛說不著邊際風涼話者,我一定會吐嘲到他閉嘴為止!(反正我小監造一枚,沒啥好顧忌的)

寬心點囉:)

Jellyfish said...

又想起當天一個白爛的問題:文化局課長小心翼翼地問起,關於修復經費的估算,材料單價是否應該參考公共工程委員會標準...

mm...魯凱家屋所運用的石版也納入了公共工程委員會嗎??

標準標準又是標準哪...

當下是很氣,回頭想起來覺得可笑,好在是保存規劃應仍可以我們的觀點提出,只是戰線拉長,仍需期待把關文建會審查的另一群古蹟大老們並不是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