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Dec 2007

摘記 "How Green is Your Neighborhood?"

在2007/12/19的Time中有篇文章「你的社區有多綠?」(How Green is Your Neighborhood?) ,報導了新都市主義旗手-來自古巴、執業且任教於邁阿密的建築師Duany*對於綠建築實踐在社區建築方面之不足的提醒。

文章如此開始著...新都市主義之奇在於它的單純:住宅尺度是親人的、街道和社區公共空間必須宜人行走、生活相關的吃、住、工作、娛樂皆應位在步行可及的範圍。新都市主義的的旗手-來自古巴、執業於邁阿密的建築師Duany提出了一個概念,雖然直觀或不無道理的:為什麼美國的住宅由1972年平均值1385 平方呎(38.9坪),直至2000年增加為2140平方呎(60坪),而每單位居住人數卻是下降的?他認為住宅面積的增加和都市中公共空間的質量有關。「豪宅的產生與社區的匱乏有關」Duany說,「我們需要把社會需求外化,而不是把這些都私有化。」引伸他的概念,當人人都把無法在公共空間滿足的使用需求內化、私有化於自我的住宅中,自然會導引著一種更原子化的生活方式,都市空間的品質下降可以想見,而公共文化(所謂public sphere)的產生亦漸漸失去其實質的空間基礎。

當然我們也逐漸擁抱網路社會中的空間連結、新的人際互動,這是另一話。對於支持新都市主義的專業者而言,他們相信實質的都市公共空間、社區塑造仍有其必要性,並試著將之連結上如今最熱門的環境變遷議題。

Duany指出,如果不在乎住宅的基地所在,即使這住宅是綠建築- 例如,通過美國正風行的綠建築標章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檢驗的住宅-卻位在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郊區,於是居民每日也許要開車14次以滿足其生活需求(據他說這是美國的平均,不知道是哪來的...)。倒是在ABC news "Poll: Traffic in the United States"找到2005年由TNS提供的統計:90%的美國人通常開車、每日平均87分鐘的行程(開車通勤者平均為100分鐘、有小孩的夫妻平均為104分鐘、沒小孩的人平均為77分鐘)。簡單說,不考慮住宅區與都市關係的綠建築,仍然對於石油的消耗及二氧化碳的產生貢獻良多。

Duany 的主要觀點是,Leed必須考慮社區相關因素,才能有效地推動綠建築標章所欲達到的種種節能目標。即將推動的先驅計畫LEED Neighborhood Design (LEED-ND)或者是希望所在,將納入建築區位、交通使用於綠建築評比標準中。Duany與其同志者期望著,未來需進一步改變戰後影響郊區建構忒深的分區計畫(Zoning Regulation),以徹底改變這種以車為主的生活方式、社區環境。的確,我認為如此推動,應該會比推動使用油電混和車Hybrid來得根本地多,能照顧的面向也更多元-這又回到新都市主義原初所關心的人居品質等環境心理因素。

另值得一提的,Duany在文章中提出了美國郊區文化對於發展中國家的不良影響,略微提到中國的業主如何熱烈地追求著這種備受檢討的郊區住宅生活方式。他擔憂地指出,急切地把傳統生活模式置換為美國的問題樣版是很糟的。當然這還牽涉到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建構與整體經濟之關連、追求現代化所難免經過的傳統拆解過程,背後相關的經濟、文化、社會集體心理狀態的改變,並不只是美國夢如此簡單。然而,Duany由建築師的觀點提出這些提醒(雖然都不是什麼高深洞見,卻真實地備受忽略著的基本議題),我想還是值得一讀的。


在Duany的著作中曾引述這段當年由科比意寫下的話語,雖說這些「遠景」有其邁向現代化之時代背景,仍著實令今日此時的我感到吃驚...

“The cities will be part of the country; I shall live 30 miles from my office in one direction, under a pine tree; my secretary will live 30 miles away from it too, in the other direction, under another pine tree. We shall both have our own car.

We shall use up tires, wear out road surfaces and gears, consume oil and gasoline. All of which will necessitate a great deal of work ... enough for all.”
—Le Corbusier, The Radiant City (1967)



相關連結:
New Urbanism Examined By Time Magazine, Andrés Duany on Planetizen

在上一季的課程中老師選讀了Duanym與Elizabeth Plater-Zyberk, Jeff Speck 共筆的 Suburban Nation: The Rise of Sprawl and the Decline of the American Dream ,書摘可見於此

新都市主義所反對的郊區擴張影像在網路上有很多,只要用Urban Sprawl找簡直就是滿坑滿谷...欲見加州郊區擴張蔓延的全景影像可見於此

* Andres Duany 和其伴侶Elizabeth Plater-Zyberk 在邁阿密經營建築事務所DPZ ,設計超過兩百個新建社區與社區活化的專案,大部分位在Seaside, Florida, and Kentlands, Maryland. Plater-Zyberk 現在是邁阿密大學建築系主任。

4 comments:

Malkovich said...

新都市主義 reminds me of this:
http://www.walkscore.com/
But it does not seem include the crime rates?

Jellyfish said...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我試了,這還蠻好玩的,但顯然評分是以生活資源及設施的可及性為主。我住的地方竟然得到97分...

Unknown said...

我前幾天才剛拿起了Dolores Hayden 的 Building Suburbia- Green Fields and Urban Growth 1820-2000 來看,裡面就寫了一些關於郊區化這件事的美國歷史脈絡。話說雖然這麼多人寫了這麼多批評郊區化的書和理論,很多美國人也都知道這是不隊的,那怎麼也沒見到有什麼改變,反而越來越嚴重呢?

我之前還跟一個在Princeton能源政策的學長聊過,他說了一個令人驚訝的小歷史,就是美國的都市和郊區電車的消失和這些汽車公司(例如福特)很有關係,這些汽車公司為防公共運輸功能擴大,而把許多電車和大眾運輸公司買下來後結束營業,然後讓汽車工業茁壯。

所以我覺得郊區化的原因不能只怪罪使用者和美國一般居民的選擇,而常常是他們其實沒什麼選擇(當然,關於美國人對於郊區住宅的心理與文化偏好歷史對郊區化的影響也很多人做過研究)。而郊區化的不可擋只恐怕也不是建築師或是專業者想改變就可以改變的,這是個可怕但卻不可否認的現實。

一般來說,有很多人把美國的郊區化解釋為美國地大物博,所以比須依靠高速公路和車子來往,但我反而認為,美國就是因為太大,所以其實所需的車子反而不會那麼多,長途旅行的需求帶動的是飛機,這可以解釋美國的密集飛機行班,但汽車基本上和公共運輸工具其實是在類似尺度上的兩個競爭載具,私有汽車的氾濫其實代表的是公共運輸的衰亡。而有人又會說汽車是必需的,因為mall 和生活必需品(尤其是便宜的)都離的很遠,必須用到汽車,那我覺得這就是倒因為果了,因為這些的崛起都是因為汽車的氾濫造成的可怕郊區地景的一部份,這些看起來省下的商品零售差價,其實轉嫁到了私人的能源和國家能源上。

我現在反而是覺得郊區化的形成和持續其實是和能源政策最有關的。

Jellyfish said...

郊區化問題很複雜,人口增加、都市擴張的現象扣連上了移民流動的歷史過程,也密切相關著經濟結構轉型,同時還有種族歧視、族群隔離等問題。在這過程中,公共政策若不能發揮作用,反而偏頗於特定產業利益和族群,也就造成了今日如此驚人的郊區化課題。

你提到的「能源政策」-「汽車盛 」VS 「公共交通衰」固然是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因,聯邦政府在房屋相關政策(如HOLC、FHA)以及房屋貸款(低頭期款、長期房貸)等種種施行所造成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尤其,這些不僅造成了「郊區化」(Urban Sprawl),更造成了"racialized urban sprawl", "racialized concentrated poverty"...

當這些由早年不平等政策所建置的經濟結構充分滲透入房屋市場之後,不僅影響郊區之間的地產價格差異,也關係著個人-家戶所能獲得資源的差異。於是,
家戶收入逐漸因其所在而呈現著巨大的差異,於是又更深化了郊區之間的落差。

今日即便政策力圖修改,經濟積累結構本身的力量卻很難撼動。這可從近年倡導的「混和收入社區」難達成效略見一二。更別說為什麼「好/壞社區」「白/黑社區」是一般人常掛在嘴邊的用語。這點就算是一般的亞裔人口也都是朗朗上口的,雖然認知上不訝異,但聽見的瞬間,還是會有點驚訝。

看得越多,才越明白究竟「搬離城市與搬入郊區」在美國的都市發展過程中承載著哪些意義...為什麼連中國城中的移民,對於「是否能搬到郊區「都有著複雜的想望和猶豫。

其實這學期修了一門Planning 和Public affiars 共同開的"Urban Affair",課程核心在於反省美國歷來的都市錯誤政策所造成的問題。「郊區化」相關研究正是這幾週的重心呢,等我有閒些,再來分享點消化後的東西。

小捲有興趣,可以先找這本"Urban sprawl causes, consequences, & policy responses"來讀讀,其中由John Powell所寫的"Sprawl, Fragmentation, and the Persistence of Racial Inequality: Limiting Civil Rights by Fragmenting Space"正是大談種族隔離與郊區化問題交相疊和的一篇。

當然,"Building Suburbia"耙梳郊區概念與認知所發展的歷史過程,是一本好書,那位作者很令人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