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May 2008

印度行前記/ Nanda Davi/ Chikno Movement
























今天收到了我的印度簽證,那情境讓人吃驚- 一開門準備要去上課,才看見那裝著護照的Fedex包裹竟然躺在地上,如此之輕率 (%#$%$#....)

不過,還是很開心。完成了第一個重要手續,為著今年夏天八月中至九月底的北印度行。我修了一門Himalaya Seminar,主要學習區域在這位在印度西北部臨西藏邊境、喜馬拉雅山脈上的囊達戴維生物圈保育區(Nanda Devi Biosphere Reserve)。

(image source: Himalaya Seminar website,紅色圈起來的範圍就是我要去的地方...)

位在最高山脈之上,這個地區的地貌雄偉不必多說,主峰 Nanda Devi 是印度第二高峰(7816m),在當地原住民信仰中,視為「愉悅女神」。在1982年以前,是北印著名的登山聖地,而當地的原住民,除了倚靠傳統的半農半牧和採集,多得是要倚賴登山相關的產業。1982年以後,印度政府成立了國家公園,劃定了核心區、緩衝區等分區,因而也就有了限制。登山活動被禁止,居民也不能再進入核心區延續傳統營生。這對於那些冬、夏位於不同村落放牧、耕種的原住民衝擊很大,少了登山旅遊相關的收入也影響甚劇。







到底是人比較重要?還是猴子比較重要?這是描述當地爭議不斷的一個比方。國家公園的運作對原住民來說宛如空降,唯有科學家才能進入的核心區域,卻是他們的重要傳統領域。令當地居民氣憤地是,以生態保育為名的新體制,事實上也無法做好管制之實,許多走私動物和珍貴藥草、蕈類的投機客,仍有辦法穿透防線,持續偷盜。

這地區吸引我,除了印度本身,一方面也因為他們面臨的衝突,在生態保育與原住民文化之間,很讓人忍不住要和台灣的案例比較。近年來,重視原住民生活權利的呼聲多了起來,當地居民仍期待著,能找到方式,讓他們的生活切入目前的管理系統,重整自然保育概念。

以大區域來說,在兩千年,這一帶終於被劃為山區省分Uttarakhand 。不過這地區因原住民婦女所主導的社會運動,在二十多年前就知名於國際生態保育領域。"Chipko Movement"(Hug the tree),最簡單的意思是「緊抱住樹」。這運動起自於原住民使用自然資源權利遭剝奪,但林務局反而將林區拍賣給伐木公司開採,使得他們可能要跋山涉水,僅僅為了拾得每日生火或飼養動物所需的木材。為了爭取權利,當地居民甚至成立合作組織,試圖要和這些公司競爭,搶得拍賣。然而,當他們瞭解到這種手段無法徹底解決問題時,他們轉向藉由抗爭、請願,想要停止這種不當的拍賣及開採。

而「抱樹」的行動並不是一種表演形式,是當時十萬火急的狀況下,發展出來的策略。居民們一個一個簽起手,抱起樹,以肉身阻擋伐木的進行。尤其,參與的許多都是當地的婦女,有許多影像可見當時景況(如上圖,來自)。

有篇報導很生動,是一位在七零年代深入採訪參與的Mark Shepard所寫,
" Hug the Trees! Chandi Prasad Bhatt, Gaura Devi, and the Chipko Movement"
讀起來,簡直精彩如小說。其中有一個段落,寫到因為Chiko 運動太過有效,總是在伐木要開始時,村民就即時地出現在森林中。導致當時取得開採權的公司和公部門,不惜使用心機,實行調虎離山之計。

在那樣的七零年代,偏遠的小山城,放映電影自然是大事一件。因此,有一個晚上,政府在鄰鎮放了電影,幾乎讓附近的居民都蜂擁而去,而電影結束後的深夜,已經沒有交通工具可以讓這些村民回家,只能在當地過夜。隔天,竟然已經有樹木被砍倒運走了....(類似的情節還有呢,有興趣就看看那篇吧)

這樣的情境,除了瞠目結舌,不知道還能怎麼樣。

不過,也正是在這樣的來回鬥爭下,村民漸漸地學會了應對和組織的方法,因而Chikno movement並沒有停止下來,直到今天,相關的組織和保育運動仍持續發展。當地的問題可多了,不難想像的是,森林保育沒做好,水文系統自然也被破壞,當地因而也時遭水患。這部份,一整個原住民受害於自然資源被資本主義濫用的邏輯,就像是台灣或是世界各地一般,不需贅述。

雖然目前為止所看的資料還不夠多,不過這地方所蘊含的能量想來是十分驚人,不愧是那樣的連綿高山。



值得一看的相關連結:
Solidarity and Support for Nanda Devi
這有意思的連結,連至"The Nanda Devi Campaign",該組織準備了一個特別的『印度包裹』(India Package),包括 "Maletha ki Kool"電視影集原聲帶、以1994年當地保育運動為題材的愛情片(Anuj Joshi's Teri Saun)、書籍等等,以作為募款的回饋禮物。包裹內容除了是三十年來當地保育運動的呈現,也是當地不同的NGO之間的合作表現,內容非常豐富。我個人覺得,把這些事情融入電視或電影的拍攝實在是頗有創意...

Workshop 2001
這個連結是關於一個2001年十月的工作坊,舉辦於Uttarakhal 省的Joshimath(在另一區, Chamoli)。
這工作坊的主題是討論如何發展一個由當地居民主導的生態旅遊及保育模式。其中一個目的,在於挑戰當時由省政府主導,以國際登山發展協會(IMF)專家為主體的生態旅遊計畫,抗議這計畫跳過居民,毫無參與。其實,這省政府的成立,本來也是千呼萬喚,希望能藉由這個以山區為主的省分成立,提高當地治理主體性,結果,當然是讓他們失望了。同年,當地居民訂定了自己的宣言( Nanda Devi Declaration),該區其中一個村子 ,Lata(The Gram Sabha of Village Lata)率先執行,可謂前鋒。雖然有這些運動,目前為止,官方仍未充分回應他們的訴求,即使逐年來態度逐漸軟化,漸漸重視參與在保育中的重要性...。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
在妳去的地方附近呢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114/5/1cy7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