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ov 2009

她們


55990007
Originally uploaded by shumei_there.

待在Sarmoli的那ㄧ週,根據住宿的分配,兩人一組要完成一份關於民宿經營改變家戶經濟生活的調查。問題包括了家戶成員的生計策略、經濟來源等等,因為語言和熟悉度,基本上是妮瑪代表她一家來回答問題。

此類問題很自然地開始於家戶成員、家長從事的經濟活動。一向活潑主動的妮瑪談到丈夫時總是不尋常地語言閃爍,一開始只提到他不在村內工作,沒法經常回家。我們試了幾回都不得其門,不太明白為什麼她可以侃侃而言小叔或其他親戚的生活或成就(他們都在更大的城鎮工作,提供家裡穩定的金源),對於自己的先生則不願多說。

一度,我和Jordan猜想:也許他是家族中工作成就差者,所以妮瑪不願意提及?

然而,就我們對妮瑪家生活狀況的觀察,擁有許多家電設備的她們應該是村內生活物資相對充裕的人家。在妮瑪家裡有電視、縫紉機、洗衣機等設備,雖然因為電力不穩定,這些東西並不是日常時時使用地,比起許多基本家具或空間都不足的家庭,他們家顯然在經濟上堪稱小康,如此,更難讓人想像她丈夫的工作景況。

村內電源來的時候,指標就是起居室傳來的卡通聲,只要有電,兩個小孩一定會牢牢守著電視機。小孩的笑聲聽起來無憂無慮,在這之外,他們總是纏著媽媽跟前跟後,甚至跟著她參加村內的公共事務會議。

妮瑪對他們的教育很重視,言談之間對於他們的未來是充滿期待的。令人感傷的是,山村中的期望泰半是指向遠方,在平原,在都市。當他們上了中學,邁向前途的中站時,妮瑪怎麼會捨得讓兩個寶貝兒子離開?媽媽的身份暫告段落後,她要怎麼繼續下去呢?

我們就不再多問她丈夫的事了。直到離開Sarmoli村莊後兩天,Manish突然提起了這事,問我是否知道她先生為了外遇對象離棄了她,雖然他仍生活在小村旁的小鎮市集中,經營著一家五金用品店,鮮少回家,然而真真實實地領著另一個女人生活在同一個生活圈中。

心痛,這是我第一時間的反應。我想起自己那般三番兩次試探著她,無法閱讀她虛弱笑容背後的訊息,不知道讓她多為難。

我很難想像妮瑪在每天上市集採購生活用品的路上,會如何選擇她的路徑?在這個小村鎮裡,社會輿論仍然對人們生活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這不代表人們會對她的遭遇多些同情或萌生正義之心,在這個社會的傳統觀點裡,留不住丈夫多是這位妻子的持家能力有問題。

然而她多麼勇敢,積極地把握那些參與公共事務的機會,不因令人難堪的社會眼光就退卻在家中。我尊敬她的公婆,支持媳婦在家庭之外拓展一片自己的天空。不知道這幾年來,他們一家如何走到這一步?

這些在現代社會中稀鬆平常的事情,在這個男女婚姻仍由父母安排、"家暴"司空慣見但不為社會承認的遙遠山村中,女性的每一小步都格外艱難。正因如此,在社區共同森林保育及經營種種事務中的漸漸出現的女性身影就更為難得。她們離開廚房,她們坐下、舉手,她們開始放心地大笑,讓自己的情緒聲音開始飄散在村莊內。那其中有些表情像是浮現著對於未來的想像,超越既有的生活重擔和角色限制。或許是因為這些新的情緒,妮瑪可以勇敢地繼續她的生活路徑,裝扮自己?我不太確定,但願如此相信。

2 comments:

t said...

她其實歲數跟我們真的沒差多少,負擔卻真的重很多啊~

Jellyfish said...

而且她竟然沒有任何想要逃跑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