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Aug 2010

南港工作營後記(二):關於”好好看”和"認同"的迷思

有關『台北好好看』的批評已不少,然而城市再生以成就『台北好好看』這迷思實在讓人不說不快。『好好看』是讓誰來看?讓想像中的外來投資者和遊客看嗎?這必須要『看見』的迷思不破,接下來的規劃構想和語言都陷入泥沼。這個大問題尤其影響了有關”認同”的討論。
在工作營過程中,不管是以台北都會區或是南港區來看,同學們反覆地指出『地方特色』或『地方認同』之缺乏是一個嚴重的議題。不僅成大華大團隊如此,其他三個團隊也有共識。然而我總是疑惑,不管他們使用英語或中文討論,似乎總說不清楚議題本身。有問題的是什麼?以城市景觀、空間經驗為主的地方特色?還是以人為本的地方認同? 這其中不僅有翻譯上的問題 (local characteristics or local identity? local charm?? 這些用語都非常不準確...),概念上也混沌不明。

幾次試圖提醒同學們,討論『認同』是一個動態相互的過程,『認同』往往先從差異的辨識開始,端看妳針對什麼樣的人和空間來討論。『認同』或『特色』不該是一種靜態不變的東西,也不可能是一個明確地、可讓規劃者指認或強調、頌讚的品質,認同應是時時變化、相對性的動態『關係』。如果要把認同相關種種當成規劃課題(多大多難的題目...),該處理的是多樣多層次關係的理解,絕對不是想像一種可以被『看見』的認同或特色,當成一種主題,然後博物館化或商業化。有太多惡例可以說明視覺化認同,客家土布印花的濫用就是一例。

極端一點說,關照中沒有人和生活,要怎麼談認同或地方特色呢?沒有城市中行走的使用者的參與,一群菁英學院教授或設計師腳不著地的高談闊論,要怎麼"為地方居民"來構想認同呢?當天有位建築系老師大聲地說:我告訴你們,台北的特色是什麼?不就是放眼滿街的鐵皮屋嗎?眾人靜靜地聽,好像沒什麼反應,我只是目瞪口呆了,隨即便氣了起來─ 你是誰從那兒來為什麼可以代表滿城的人說這就是台北的特色呢?台北幾百年的變遷過程就讓你一個人來論斷嗎?這位老師也許敏銳地抓住了種視覺意象,但完全沒有能力將之轉化為清晰可操作的議題,無法開啟一個有創意的對話。

還有位老師不斷地強調台北城市在混亂中自我變化、自我調適的有機過程,是台北的最大特色,也是城市創意的根本。乍聽有理,仔細理解他們提出的概念,訊息變得有些危險了:城市必然會自我變化的,而規劃者和市民就要理解這個變化,接受這個變化。以此來看南港區,要延續台北市文化走廊(由台北西區、台北車站、華山創意園區乃至於新東區)、科技走廊(從士林、內湖以來的科技園區)的變化趨勢,”自我變化"成新的樣貌─ 說穿了,他用一種聽來很複雜有趣的方式在表達"舊得不去新的不來"。無論如何思考這些”走廊"概念的提出,都不是個自然有機的過程,如果用想像的城市有機體自我調適來掩蓋各項計畫背後的政治決策和經濟謀略,實在太誇張了。用這種天真浪漫的觀點來淡化規劃的政治面向,只能說實在很另類卻難以讓人消受的創意。

我想我有點離題了。回到關於城市認同及特色的誤解,我還是覺得沮喪。基本上,妳只能試圖去理解不同脈絡下多樣多層次的認同,不能以規劃者的專業姿態說「哎呀讓我們來幫妳創造認同,給你一個新的認同」。專業者也許可以努力協助創造公共過程和公共空間,於是複雜的認同關係可能被不同的人群充分理解和對話,促進更包容多元的城市生活。可是沒有人應該來幫認同或特色下唯一註解,畫上句點或框上金邊。

怎麼能說台北人或南港人沒有地方認同呢?(誰是台北人?)我想更接近現況的說法是,對於市府團隊或發展商來說,這個城市沒有「容易行銷」的地方認同。如此誤解下,所有關於城市認同及特色的想像都和城市行銷、文化旅遊綁在一起,動輒以缺乏新意的歷史空間或閒置空間再造、公共藝術和街道家具來處理城市表皮,於是「認同」這個題目就在錯問錯答中併入了「台北好好看」這個大迷思。繞著這個題目打轉的規劃概念和工具也就繼續以化妝的手法來走城市美化的老路。規劃工具本身無錯,可是充滿誤解又缺乏誠意的專業者都把他們做壞了。

如果我們抽換一個字,把這大概念改成『台北好好住』呢?所有相關的問與答,規劃語言和工具是不是會有些新的可能性?我明白覆水難收,但如果不幻想還真難繼續在這個領域和城市行走下去.....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