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Jun 2006

訪大龍峒保安宮

連日豪雨特報暫時停歇了,天候異常友善地給了市民一個美麗的週六午後。心血來潮地,我們晃蕩至到大龍峒保安宮,聽聞已久但從未走踏的古蹟。
以往對保安宮的印象多來自其修復工作相關的口述,像是那屋瓦繪製工作極其繁複,或者那廟方委員會主事者之用心用力,乃至於帶給修復研究團隊極大壓力。保安宮真實的位址座落在孔廟旁,相隔以大龍街。或是我從未來過這一帶,由圓山捷運站一路往西行,庫倫、蘭州、酒泉等街名即鋪陳出一點陌生奇異的感覺,街道巷弄間若隱若現的生活樣貌,較我平日居處附近多了些陳舊的氣味。總之,整體感覺是有那麼點走進宮廟前的序曲韻緻。
走進保安宮,S和我的第一個感覺都來自清晰整齊的淺褐色屋面起伏:很迷人的屋瓦啊...
整體格局不如我想像的宏大複雜,屬於道教廟宇的保安宮且呈現出難得的素雅風格。泰半的色彩都是原始材料的質感,而未塗敷上過多的紅綠顏料。未見修復前照片,暫且難以比對,然而隱隱約約是感覺到一種細心修復的敬意。
意外間發現(是後知後覺啦),保安宮修復工程獲得了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2003 Honourable Mention by the Unesco Asia-Pacific Awards)。我想起小薰日前問及台灣的世遺指定-雖然這有些不同,偏向於獎勵具有特殊、創新性修復工作成就(尤其鼓勵民間組織以私人方式修復)。
此案獲獎說明中提及此修復工作的技術成就,對於參與者的描述則很模糊。回味著保安宮內淡淡的香火氛圍,我想像著那敬意,應當不只來自專業者的戰戰兢兢,而有更多是來自信眾的意志吧,因此格外堅實有力,比起尚待建立大眾認知的古蹟,或許是其修復工作能客服萬難之優勢。其實這般眾志,也和台灣鄉間常見的起大廟心情相當吧?美麗或荒謬的背後或能萃出一般的原初動機?
附帶一記,那一帶的小吃挺有特色,好幾家販售著不常見的魚湯麵疙瘩,尤其要推薦肉丸攤兼賣的油粿包裹著芋頭,淋上香蔥醬料後,小塊小塊的品嚐著,真是完全不需任何媒體採訪或獎項來添彩的人間美味呵 ^^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說點不相干的
今年的民宿 新增加的恐怕要有100家了 如果在路上見著蓋得有特色 庭院有規劃整理的 十之八九都是要經營民宿的 不過幾乎都是西式建築 連希臘邊境都出現了 樂觀點想 這一波房潮是有一些設計